科学家发现抑制减重反弹的生物因子
机体为了应对长期饮食摄入减少和体重降低,机体自发性降低能量消耗,这种代偿性的能量消耗降低被称为“适应性生热效应”,是减重过程中引发体重反弹的重要机制。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抑制减重反弹的激素。
澳大利亚发现发射无线电辐射的最冷恒星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研人员使用CSIRO ASKAP射电望远镜、澳大利亚望远镜紧凑阵列等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综合分析发现,超冷褐矮星T8 Dwarf WISE J062309.94-045624.6是有记录以来产生无线电辐射的最冷恒星。相关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美国科研人员在无磁场环境下观察到对密度波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科研人员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到了铁基超导材料中的对密度波(PDW)。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
国外提出量子纠错新方法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与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了使用耗散稳定压缩猫量子比特进行量子误差修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上。
瑞典科研人员实现高保真度量子位快速读取
量子态的高保真和快速读出是量子计算和通信的关键,也是量子纠错的先决条件。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结合两种微波技术的超导量子位读出方案:应用搁架技术减少读取过程中衰减误差,对读取谐振器进行双音激励以区分较高能级的量子位群。
中瑞联合研究成功绘制猕猴大脑细胞分类图谱
由我国科学家发起,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科研人员参与的脑科学项目,成功绘制了猕猴大脑皮层的细胞类型分类树,并揭示了细胞类型组成和灵长类脑区层级结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各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奠定了分子细胞基础。
英国研发光化学太空氧气发生器
为解决当前国际空间站上氧气发生器组件(OGA)和二氧化碳还原组件低效、易老化发生故障等问题,由英国华威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的研究测试了光电化学装置(PEC),整合了光吸收、电荷分离、转移和催化的功能,使其能够在微重力环境下以陆地装置的效率生产氢气,并能将水分解的温度降到更低。
美国绘制出人类肾细胞图谱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一个全国性研究团队创建了最全面的人类肾脏图谱,将对健康肾细胞与因肾脏疾病受损的肾细胞进行比较,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导致肾脏疾病、肾衰竭或从损伤中恢复的因素。该图谱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韩国DNA纳米技术可将DNA像纸一样折叠
韩国首尔大学团队开发出DNA纳米技术,可以像折纸一样折叠或展开厚度为人类头发千分之一的DNA纳米结构。
新西兰加入欧盟“地平线欧洲”研发计划
近期,欧盟委员会就新西兰参与欧盟“地平线欧洲”科研创新计划与新西兰签署了联合协议。
韩国研究阐释“液体摩擦”电荷序列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庆熙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阐释了“液体摩擦”电荷序列,可判明固体和液体之间发生摩擦时液体产生的静电特性。
瑞典试验出量子连续变量多组分纠缠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双色泵浦输出的光束经约瑟夫森参量放大器后产生的微波频率梳中存在多组分纠缠。科研人员使用多频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在传输线路中发现了64种相关模式,其中7种模式的子集被证明具有完全不可分特性,为验证多组分纠缠提供了依据。
西班牙Odón de Buen号科考船下水
由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建造的Odón de Buen号科考船在维戈下水入洋,并计划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建造。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抗癌mRNA纳米疫苗
信使RNA(mRNA)疫苗可实现安全高效的免疫,是一种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但受到多重递送障碍的限制,如mRNA被快速清除、细胞膜和核内体的磷脂双分子层限制其胞内递送、依赖佐剂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等。纳米颗粒有望保护mRNA免受降解,并通过淋巴管将mRNA传递到淋巴结。
我国科学家发现抗结直肠癌新策略
结直肠癌(CRC)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作为治疗转移性CRC的一线药物,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具有肿瘤特异性毒性和高响应率等优势,但其血浆半衰期极短,有待开发能够有效延缓其血浆清除的递送系统以提高Cap的临床疗效。
我国科学家发现治疗脓毒症肌肉萎缩潜在靶标
脓毒症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肌肉萎缩是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并产生高额的医疗费用,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近几十年来,关于脓毒症肌肉萎缩的研究成果未能有效应用于临床,主要难题之一是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推动基础研究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