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

曼联

曼联体育 - 产业信息门户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政策
三、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2、经验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4、品牌壁垒
五、产业链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方向

小龙虾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产量逐年增长,由2016年82.71万吨增至2022年289.07万吨,6年CAGR为23.19%。我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8.79%,占比同比提升0.51个百分点,养殖产量首次超过鲫鱼和鲤鱼,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4位(前3位分别是草鱼、鲢鱼、鳙鱼)。


一、行业定义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曼联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二、行业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府推动、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带动下,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种养面积逐年扩大,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化营销深入人心,多种功能充分挖掘,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在稳定水稻种植、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构建多元化水产品供给体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和绿色发展,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用凸显、成效显著。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水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集成创新一批绿色高效典型模式、建设提升一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介打造一批稻渔综合种养相关知名品牌。到2035年,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产品优质、产地优美、产区繁荣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发展历程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19世纪20年代末从长江地区登陆中国曼联。早期小龙虾只作为牛蛙饲料或观赏虾,很少被食用。90年代初,小龙虾被端上餐桌,但并未进行人工养殖。1993年,江苏盱眙一家调料店推出“十三香小龙虾”,在全国刮起“小龙虾风暴”,并引发盱眙养殖热潮,小龙虾从家庭厨房走向街边大排档。2000年左右,街边小龙虾风潮由南京迅速辐射至上海、安徽、苏州等地。2015年,伴随互联网、物流高速发展以及资本流入,小龙虾从小众品类转变为网红品类;2018年,世界杯刺激下,小龙虾热度到达巅峰。随着吃虾风潮席卷全国,小龙虾口味日益丰富,消费场景也逐渐多元化,小龙虾产业逐步由“捕捞+餐饮”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产业链条逐步完善。2019年后,小龙虾消费开始回归理性,热度有所回落。


四、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国家先后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绿色食品出口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和《绿色食品AA级认证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同时,近年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对小龙虾产业从养殖、流通、加工、餐饮等各个环节加大了监管力度。


在养殖环节,各地不断出台了小龙虾养殖操作规范,在全国几个小龙虾主产区加大了对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投入品监管的力度。在小龙虾流通环节,全国各地的小龙虾主产区纷纷建立小龙虾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对小龙虾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运输的规范,增强对流通环节中的质量安全监管。在小龙虾加工环节,各加工企业对小龙虾收购、清洗、冷冻、加工等等都有着一套成熟的、安全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小龙虾质量监督进入制度化、法律化阶段。各地市场质量监督部门对市面上销售的小龙虾进行了严格的卫生检验、抽查,禁止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小龙虾产品。另外,随着大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高,以水产市场、超市、餐厅、酒楼及企业食堂为代表的小龙虾分销或消费渠道,对小龙虾采购实行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无公害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小龙虾和虾稻米产品成为进入上述渠道或客户的重要条件。


2、经验技术壁垒


从事稻虾综合种养产业,需重点掌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稻虾生态种养新技术,在日常的种养过程中,需要构建稻虾连作与共作系统,发挥系统生态学效应,减少稻田除草等劳动力投入和农药化肥的使用,来减缓农药污染;又要实现随着小龙虾养殖集约化水平和养殖密度的提高,苗种流通空间拓展,防控稻虾综合种养过程中发生病虫害问题。实现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促进了稻渔的绿色、高效、生态发展。此外,经营中需要通过熟化完善稻虾田的结构、亲虾选购、水质调控、水草设置、孵化方式优化等关键技术,提高了小龙虾苗种繁育的质量和产量。


3、资金壁垒


“稻虾共作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相较原本的“传统农户养殖模式”,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小龙虾的制种、培养、育苗、捕捞等各个环节以及生态绿色水稻大米的种植、养护、收割、加工等环节,需要进行大规模化的农田土地集中流转采集、各种肥料饲料等原料成本、每年农田翻耕机械化的使用和日常养护、劳动力的投入等等,前期投入资金耗费量大。此外,在企业产业化经营下,由于小龙虾和水稻生长周期均较长,也相应地占用一定的流动资金。因此,产业化经营小龙虾生产对资金提出一定要求。若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生产活动将很难进行。


4、品牌壁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好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代表合格的生产质量、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以及对于公司、产品的喜爱与认可。一般消费者对其构造及生长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常以品牌知名度作为评判产品好坏的重要依据,构成行业壁垒。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在营造地方区域品牌的同时,企业纷纷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如湖北省的“楚江红”“霸气龙虾”“虾皇”“中国曼联虾谷”,江苏省的“太明龙虾”“红透龙虾”,湖南省的“渔家姑娘”,江西省的“海浩”“峡江”“鄱湖”“柘林湖”“绿富美”“湖家妹”等,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五、产业链


我国小龙虾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从上游苗种繁殖、小龙虾养殖、捕捞到下游消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苗种繁育、小龙虾养殖、小龙虾捕捞位于小龙虾上游,其中小龙虾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龙虾的成本。餐饮加工位于小龙虾行业下游,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小龙虾知名菜肴和餐饮品牌,有效推动了小龙虾餐饮消费向深度发展,小龙虾无论是门店数量、消费量、口味品种还是人均消费都快速提升。

小龙虾行业产业链
苗种繁殖
小龙虾养殖
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望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顺祥食品有限公司
四川百岛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鄱阳湖米业有限公司
小龙虾捕捞
上游
湖北莱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洪湖市万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江苏宝龙集团有限公司
中游
餐饮
居民消费者
下游


六、行业现状


2022年我国小龙虾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再创新高,加工产能不断扩大,加工量大幅增加,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健全,餐饮市场总体平稳略有增长,文旅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一定冲击。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产量逐年增长,由2016年82.71万吨增至2022年289.07万吨,6年CAGR为23.19%。我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8.79%,占比同比提升0.51个百分点,养殖产量首次超过鲫鱼和鲤鱼,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4位(前3位分别是草鱼、鲢鱼、鳙鱼)。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加持


小龙虾产业发展前景还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开展养殖业,小龙虾作为养殖业的一种,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为小龙虾养殖者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以促进小龙虾产业的发展。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将“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与共生技术列为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


2营养价值


小龙虾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是它的营养价值。小龙虾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小龙虾对环境污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净化污浊的水质,使水环境更加清洁、健康。


3市场需求


小龙虾产业的发展还受到了市场需求的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对小龙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美味的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不利因素


1良种短缺


主要表现为新品种选育慢、季节性供应难、逆向选择等问题。小龙虾具有一雌多雄交配方式、怀卵量小、生长发育不同步、底栖等生物学特性,不利于新品种选育和工厂化繁育;小龙虾生产季节相对集中,优质苗种短期集中供应难;生产实践中多采用留田、留塘虾自繁苗种,累代近交和“捕大留小”造成逆向选择、种质退化。我国小龙虾良种短缺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2技术模式创新亟待加强


受水稻种植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稻虾种养模式生产的季节性强,集中在春夏季,商品虾集中上市期间小龙虾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下滑。当前稻虾种养以沟坑型模式为主,不挖沟少挖沟模式需进一步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在单季稻制度下构建的稻虾种养模式和当前南方一些地区推广双季稻生产的需要不匹配。


3加工流通业发展滞后


小龙虾加工基本为生鲜速冻或熟食加工,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而且小龙虾可食用率低,虾头、虾壳等废弃物高达70%~80%,综合利用率低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小龙虾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分拣、去头、剥虾等需要大量人工,招工难、用工贵,智能化加工设备和工艺亟待升级。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鲜活小龙虾运输采用包装箱加冰降温的方式。


八、竞争格局


我国小龙虾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目前以散户养殖为主,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加入,已有企业不断扩充产能。而我国生产的小龙虾品种同质化严重,同质化必然导致惨烈的价格战,最终损害行业的发展。因此,小龙虾行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在政府的引导下,各地企业将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作为企业赢得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功打造了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如湖北省“楚江红”、“良仁”、“楚玉”等加工品牌,“霸气龙虾”、“虾小弟”、“虾滋味”等电商品牌,“虾皇”、“小李子”等餐饮品牌,“潜网电商”、“中国曼联虾谷”等冷链物流品牌等;江苏省盱眙的“十三香龙虾”,金湖的“太明龙虾”,南京的“红透龙虾”、“华江龙虾”、“龙宫龙虾”、“虾公馆”、“红叶龙虾”等品牌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的消费群体;江西省相关企业成功打造的“海浩”、“峡江”、“鄱湖”、“柘林湖”、“湖家妹”等小龙虾品牌获省级著名商标。


九、发展方向


目前,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966万亩,小龙虾产业在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小龙虾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全产业链发展对增加城乡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已然成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强农富民、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为此,该产业更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整合有关项目资源、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未来我国小龙虾朝加强小龙虾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推进良种规模化繁育与加大技术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三个方向发展。

版权提示

曼联体育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tom@xxdwzd.com、029-87343812。

扩展阅读
2023年中国曼联小龙虾行业全景速览:面积产量持续正增长,养殖集中度较高[图]

2022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800万亩,同比增长7.6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小龙虾养殖主要包括稻虾种养、池塘养殖、大水面增养殖、藕田和茭白田养殖等方式。其中,稻虾种养面积2350万亩,占小龙虾养殖总面积的83.93%;池塘养殖面积350万亩,占12.50%。

小龙虾 2023-12-03
2021年中国曼联小龙虾养殖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湖北龙虾养殖产量超百万吨[图]

2021年我国小龙虾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养殖产量再创新高。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到2184万亩,2021年全国新增小龙虾养殖面积约200万亩,主要是稻田面积的增加,产量超260万吨。2021年养殖单产和商品虾规格比2020年都有提升。

小龙虾 2022-05-30

咨询热线

400-017-3707
029-87343812